四基山古墓群位于鄒城市城東北12公里,大束、中心店鎮交界的四基山、云山上。墓群除了四基山西麓的孟子林墓冢群外,還有四基山、云山之陽依山開鑿的崖墓,以及相傳的“三家冢”。 四基山、云山之陽共有崖墓5座,其中四基山2座,左邊
南宮適墓位于鄒城市中心店鎮前南宮村東南約200米處。南宮適,字子容,亦稱南宮,春秋末年魯國人,既是孔子的學生,又是孔子侄婿。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為“郯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為“龔丘侯”。墓地
金烏林答將軍墓位于鄒城市郭里鎮羊山村西,羊山之陽,當地俗稱:“烏家林”。墓冢殘高6至7米,直徑40米,從斷崖處可觀察到夯土層,質較硬,每層厚25至30厘米。墓前曾置有石華表2個、石羊2只、石獸2只、石人2個,其中石華表、
高李村漢畫像石墓位于郭里鄉高李村南約700米處,1990年11月25日發現,并進行搶救性發掘。該墓南北向,由前后石室組成,南北長513米,東西寬3.2米。墓室四壁為漢畫像石刻共11塊。內容有“秦王泗水撈鼎”、“羲和托日”
車路口漢墓位于古路口鄉車路口村北約300米處,背依鳳凰山(又稱虎山)。殘高6至7米。1990年5月,由濟寧市文物局和鄒縣文物保管所聯合發掘。墓室座東向西,為全石結構,由前室、中室、雙后室和中室兩側的南、北兩耳室組成,東西
明魯王朱檀墓位于鄒城市城東北10公里九龍山南麓,墓室坐北朝南,按古代“四神方位”定穴,東、西分別與臥虎山、玉皇山鄰近,南與朱雀山遙對。朱檀墓依山鑿石開壙于地表以下26米。前為長80多米的斜坡墓道,墓道后緊接高8.2米、綠
石柱廠濕地位于石柱廠村西北部,占地面積約七千畝,其中水域面積三千余畝,采煤塌陷而形成。沿岸水陸交錯,草地常青,蘆葦成片。此外,濕地還有白鷺、野鴨等數十種動物和各類水生植物。河流南北繚繞、彎曲蔓延,河內水草豐腴、鳥語花香、
鄒城玉皇山位于大元村北,山上有香火會、戲樓、王爺祠、玉皇廟等。玉皇廟位于山陽半腰處。據說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之子朱檀被封為魯王,欲在此山修建墓園。大元村李光棣,為阻止在此建墓,夜間在山陽搭建一小棚,棚內用磚寫“玉皇廟”三字
玉皇廟位于玉皇山山陽半腰處。據說明洪武年間,朱元璋之子朱檀被封為魯王,欲在此山修建墓園。大元村李光棣,為阻止此事,夜間在山陽搭建一小棚,在磚上寫“玉皇廟”三字,立于棚內。第二天,建墓人發現有玉皇廟,認為不能搶占玉皇之地,
清水洼遺址位于中心店鎮中三村北400米處。遺址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20米,總面積18000平方米。曾出土鬲、豆、罐、瓦等陶制生活用具及殘片,陶制品主要有夾沙紅陶、夾沙灰陶、泥質灰陶。經考證出土物有龍山文化器物、周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