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即是指人們以森林、濕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外部物質環境為依托,所開展的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健身養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動的總稱。據統計,森林旅游直接收入從2012年的61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400億元,年增長率保持在18%以上。5年來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累計達到 46億人次,年均增長15.5%。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林業局把大力發展森林旅游作為提高森林多功能利用、促進林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森林旅游行業管理不斷加強,社會影響顯著提升,新興業態百花齊放,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已經實現了從林業附屬工作向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大事業的華麗蛻變,從國有林場多種經營活動轉變成林業現代化建設的一大亮點。
如今,發展森林旅游實現了從“砍樹”到“看樹”、從“賣山頭”到“賣生態”、從“賣木材”到“賣景觀”、從“把林產品運出去”到“把城鎮居民引進來”的歷史性轉變。它是我國林業重要的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和富民產業,同時也是深受公眾青睞的健康產業和幸福產業。
一是各類森林旅游地數量和接待能力劇增。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為代表的各類森林旅游地數量從5年前的 8000余處增加到9000余處。森林公園依然是森林旅游發展中的重中之重,其年接待游客量超過全國年森林旅游游客量的70%,年接待游客量超過100萬人次、年森林旅游收入超過1億元的森林公園數量超過110家。
二是森林旅游新業態百花齊放。國家林業局大力培育森林旅游新業態環保,引導森林旅游從觀光旅游為主向觀光旅游與森林體驗、森林養生(康養)、休閑度假、自然教育(研學旅行)、山地運動、生態露營等多業態并重方向轉變。國家林業局開展的森林旅游需求社會調查顯示,森林旅游已經成為我國公眾特別是城鎮居民常態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公眾的出游動機和對森林旅游產品的偏好呈現多樣化,“放松心情”成為主要的出游動機,熱衷于山地運動、森林養生的群體正在快速壯大,甚至還有一部分人開始對徒步穿越叢林、探險等表現出濃烈的興趣,冰雪旅游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森林旅游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三是森林旅游宣傳力度加大。2012年,啟用了“中國森林旅游專用標志”,建成并開通了中國森林旅游網。陸續開通了“森林旅游網”“中國森林旅游節”“游森林”“森林步道”等多個公眾號,高密度推送森林旅游信息。2015-2017年,先后在武漢、長白山、上海舉辦中國森林旅游節。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公眾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四是森林旅游示范試點多點發力。開展了森林旅游示范市縣申報命名工作,命名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13家、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75家。不少省區也陸續開展了“森林旅游示范縣”“森林旅游示范景區”“森林小鎮”等示范建設。國家林業局確定了18家單位開展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全國森林養生基地試點建設,公布了第一批共5條國家森林步道名單。
五是森林旅游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森林旅游在助力脫貧攻堅中具有天然的地緣優勢。增收途徑包括就業、開展個體經營、發展種養殖、租賃入股經營等。據初步統計,依托森林旅游實現增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到35萬戶、110萬人,年戶均增收3500元。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