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OTA海外目的地的競爭已從機票+酒店轉向吃、住、行、服務等多方面,阿里、美團等OTA也爭相加碼海外目的地的服務。作為新的競爭點,未來OTA企業在海外目的地服務領域爭奪將更加激烈。
機票、酒店競爭升級
近日,攜程旅游發布消息稱,在日本東京設立首個中國游客服務中心。除了對攜程旅游客戶提供休息和咨詢服務外,還將陸續推出行李寄存、接送服務、針對下榻民宿客人的服務等。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有大約637萬中國游客赴日旅游。今年1-7月,來自中國內地的游客達到406.2萬,同比去年增長了6.7%,是最大的旅游客源。
近年來,隨著中國出境游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OTA作為出境游的方式,這也使得OTA企業加快了在海外目的地方面的產品研發和戰略布局。2015年,攜程旅游接連收購了去哪兒和藝龍,2016年又斥資120億元收購天巡,天巡作為全球最大的機票搜索平臺,提供包括機票在內的酒店、租車等產品,此舉也被業內認為國內OTA轉戰國際市場的象征。
除此之外,2016年“阿里旅行”升級為全新品牌“飛豬”,與阿里商旅一起構成阿里巴巴旗下的旅行業務單元,并圍繞酒店、簽證、機票推出系列產品。今年初,美團點評也對外宣布正式布局海外住宿市場。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機酒作為旅游的必需品,隨著OTA企業的進入,已成為一片紅海。并且機票的利潤不斷被攤薄,行業巨頭初現,海外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已由機酒大戰轉變向服務領域。
加碼目的地服務
目前,OTA企業已基本完成網絡入口端的布局,服務好游客將是OTA企業的下一個重點。尤其是近年來出境游自由行游客與日俱增,旅游目的地服務需求越來越大。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達1.22億人次,比2015年的1.17億人次增長4.3%,其中出境游自由行規模超過7000萬人次,占比約六成。這使得OTA企業布局海外目的地市場的同時,還需滿足自由行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交通、飲食、消費等服務需求。
除了此次在日本東京設立中國游客服務中心,前不久攜程旗下的美食品牌“攜程美食林”推出新版本,改版后的美食林將新增數百家海外美食林上榜餐廳訂座和套餐預訂功能,用戶僅需提供中文預訂信息,便可完成海外餐廳訂座,提升了目的地服務質量。
同樣設立境外目的地服務中心的還有途牛。早前,途牛首家境外目的地服務中心在馬爾代夫正式運營,隨后,又在巴厘島、日本、韓國等國家建立境外目的地服務中心,截止到2016年底,途牛在海外建立的目的地服務中心達到11家。
與攜程和途牛不同,同程旅游在日本、泰國、韓國等國家成立合資公司,主抓當地旅游資源的采購和中國游客的接待,并且推出同程旅游自營產品,從產品設計到服務均由“同程制造”,由同程旅游領隊帶隊服務。
由此可見,在當下競爭激烈的旅游目的地市場,各大OTA企業紛紛通過提高服務的方式獲取更多的客流量,并對當前海外目的地消費市場進行深化布局。未來,海外旅游目的地將成為各大OTA企業角逐的新戰場。
目的地服務成趨勢
近年來,國內旅游行業逐漸成熟,消費者對旅游產品的需求提升,OTA之間的價格戰已經無法從根本上吸引游客。同時,隨著出境游的興起,游客對旅游產品以及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專家指出,資源集中之后,繼續加碼布局渠道端已不合理,低價優惠政策也不適用于現在的市場。因此,各家企業主要進行業務梳理和服務體系的搭建,構建更為高效的供應鏈。
中國社科院旅游中心主任戴雪峰認為,我國出境游發展較晚,中西方文化差異性較大,以前我國游客出境后需依靠當地的旅游公司。但近年來,出境游客人數增加,海外目的地服務需求也隨之變大,目的地旅游服務就顯得愈發重要。在其他業態利潤漸小的當下,OTA加碼目的地服務領域也將成為趨勢。
“加碼海外目的地服務領域,OTA企業除了拿到游客在國內的費用,還可以獲取游客在目的地的旅游消費,形成資金環流,存進旅游貿易順差。”戴雪峰說。
除此之外,有觀點認為,除了OTA企業布局海外目的地服務領域外,國內的線下旅行社同樣注意到這一市場領域。這就使得OTA企業要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穩固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模式,注重當地市場的培養。讓游客能夠便捷地制定行程和購買產品,并確保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服務質量和人身安全。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