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住這塊牌子,被點名的南靖土樓旅游區,開展了一場聲勢空前的集中整治,當地稱之為“土樓5A保衛戰”。整治滿月之際,當地媒體曾用“風雨過后見彩虹”形容其成效。
記者日前也實地走訪,確實感受到了立竿見影的摘牌效應。最直接的觀感是,屢遭詬病的野導扎堆、占道擺攤、游覽船與電瓶車違規經營等老大難問題,已難覓蹤跡。商業化氣息過于濃厚的問題,也有了好轉。不可否認,當地在摘牌壓力下,確實不遺余力地投入景區治理。官方提出的“一個月見成效,兩個月補齊短板,三個月全部完成整治”口號,也并非一張空頭支票。
在當前旅游市場,由官方評定的旅游景區質量等級,依然深刻影響著游客的出行選擇。得來不易的5A級旅游景區的牌子,是景區的引流利器、增收保證。景區被警告,面臨摘牌,茲事體大。因此,當地自然要積極回應。但高壓態勢能持續到幾時?摘牌效應能持續多久?摘牌效應褪去后,景區亂象是否將再度抬頭?這些仍是未知數。景區發展要行穩致遠,不能光依賴摘牌倒逼,而應建立更加長效的管理機制。
南靖土樓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認真剖析的案例。早在2012年,該景區被國家旅游局通報,劍指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意識、服務質量等問題。彼時,景區方面同樣承諾立刻整改,重拳治亂。但4年后,歷史再次重演。放眼國內,南靖土樓也并非首家陷入被摘牌危機的5A級景區。同樣,有類似遭遇的其他景區,也普遍面臨著摘牌效應失靈的局面。
國內景區亂象治理,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只有遭遇摘牌危機,或被媒體曝光引發諸如“青島大蝦”等輿情事件時,才會被推著進行糾錯糾偏。而這個過程能持續多久,又讓人存疑。正因如此,我們更關注,如何在摘牌效應之外,建立更加有效而可持續的機制,根治景區亂象。
目前,我國景區大多采用引入工商資本開發經營的模式。這一模式極大促進了景區的發展,但也凸顯了原住民與外來經營者的矛盾。當原住民無法從旅游經濟中充分分享紅利,難以充分就業創業并致富時,便傾向于通過不合規的方式爭取利益,出現違規經營等行為。因為這層矛盾的存在,景區經營管理方與原住民之間缺乏認同,市場整頓困難重重,F實中,這一問題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還可能演變為極端事件,進而嚴重阻礙景區發展。相關的案例早已見諸報端。婺源、峨眉山、九華天池等景區便曾中招。南靖土樓數次被警告,卻頑疾復發,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所幸的是,不少景區已經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并開始反思與探索解決之道。本次南靖土樓景區開展大規模整治行動,除了嚴厲打擊,堅決取締等常規手段外,也在開始思考如何重塑原住民與景區間的關系,并采取了一些堵疏結合的辦法。比如,通過收編野導隊伍、規劃樓民在既定場所統一經營擺攤等,引導原住民在市場經營規范的框架下從事經營活動。這些舉措,或將緩解這一矛盾,但還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竊以為,建立更加暢通的對話機制,讓當地百姓真正參與到景區發展的決策中來,才是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
同時,我們也應重新審視當前景區資質評定機制。景區級別能進能退、能上能下固然是個好做法,管理不好就摘牌猶如緊箍咒讓景區時刻保持警醒。但客觀而言,當前的評定機制依然具有局限性:被降級或者摘牌終究是小概率事件,未被點名的景區大多僥幸而無動于衷;作為消費者的游客,在這個過程中缺乏話語權,摘誰的牌,降誰的級,更多是一項行政指令,公眾難以說上話。重建景區評定機制,讓公眾充分參與監督與評價,勢在必行。
景區治理,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包含硬件投入、市場規范、服務升級等諸多方面。寄希望于一次摘牌效應就能一勞永逸,顯然不切實際。唯有建立更加長效的機制,我們才能真正享受到優質的旅游體驗,旅游經濟才能更可持續。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