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一系列名單:B2B平臺票管家在新三板掛牌,全品類旅游B2B平臺欣欣旅游、馳譽旅游、上海旅游資源交易中心相繼完成了億元級別的融資,酒店B2B平臺蜘蛛旅游網最近也獲得千萬美元B輪融資。根據下圖的融資情況統計,近兩年旅游B2B企業合計完成的融資額超過了25億元人民幣。
中國OTA市場的整合和日漸走高的流量成本也使得一些原本專注于C端的創業公司將目光瞄準了B端市場。近日,“我趣旅行”宣布推出全球目的地參團B2B平臺“66號”,樂派網和泰坦云也進入了旅游目的地分銷領域,使B2B領域又多幾枚玩家。
隨著各家旅游B2B平臺的不斷發展擴張及新玩家的加入,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旅游B2B平臺現在仍處于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那么,旅游B2B平臺的生存狀況如何,他們為行業創造的價值到底在哪里?環球旅訊記者對話了國內兩家有代表性的旅游B2B平臺的負責人來探討這些問題。
旅游B2B平臺的價值究竟在哪?
如今,旅游市場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多,自由行、小包團的形態在市場上受到追捧,只做標準化的跟團游線路產品已經無法滿足中小旅行社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B2B平臺的服務鏈條日益變長。
拿馳譽旅游來說,該公司于2014年進入旅游B2B領域,旗下擁有批發商聯盟品牌歡途與旅游分銷同業品牌美程。現在其定位是一個第三方中立的全產業鏈整合平臺,主要產品是跟團游線路產品和酒店、用車、保險、導游等碎片化資源,目的是“讓買方(組團社)能在這個平臺完成一站式的采購”。
馳譽旅游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剛表示,旅游B2B平臺解決的主要是采購渠道、馳譽旅游主要解決兩個痛點。“賣家的痛點就是錢,我東西給你了能不能收到錢,這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買家最關心產品,你的產品好不好、是不是符合我的要求,是否足夠多足夠全、有性價比。”
同樣深耕這個領域,欣欣同業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復合型旅游B2B2C平臺。欣欣旅游CEO賴潤星對環球旅訊表示,交易只是自己平臺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提供給B端的增值服務,“我們既有業務,還有系統,還做同業社交,幫用戶做日常的管理,以及面向C端的營銷等”。目前,該平臺上的產品主要為各類旅游線路,以及機票、酒店、門票等單品。產品結構是周邊短線占比高于40%,單品約20%,國內長線約占20%,其余為出境線路。
在具體的交易中,旅游B2B平臺也充當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作用,就馳譽而言,支付環節是“買家先付給平臺,平臺根據產品的類型與約定的條款,按時付給供應商”;欣欣同業的做法不同:該公司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即其股東騰邦授權使用的騰付通,類似于支付寶。
據介紹,馳譽旅游在2015年完成了42億元的交易量,其中,30億元的交易額是買賣雙方在線上進行下單并完成支付流程的。欣欣旅游網在2015年的交易額則超過了25億元。
除此之外,供應鏈金融服務是旅游B2B平臺都已涉足的一塊業務,馳譽旅游和欣欣同業都在對上下游的旅行社提供信貸服務,但目前業務發展還處于初期。再比如,近日旅游圈獲得了招行十億元的授信,來拓展金融信貸服務。
那么,旅游B2B平臺究竟能為中小型旅行社創造什么價值?業內人士認為,旅游B2B平臺對于上下游交易庫存的實時連接非常關鍵,比如欣欣同業借助其研發的ERP系統為旅行社與OTA之間提供80%以上的系統直連。如果連接的效率不高,就無法為買賣雙方的交易創造價值。但如果單純做交易的撮合,平臺的價值也很容易被線下交易所替代。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