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互聯網”的融合不單純是旅游產品,比如整合私家車、閑置房產等社會資源,規范發展在線旅游租車和在線度假租賃、創新發展在線旅游購物和餐飲服務平臺。通過與用戶的粘性積極推廣“線上下單、線下購物”的在線旅游購物模式和手機餐廳服務模式、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業資源、要素和技術,從而推動“旅游+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旅游業是一個覆蓋面極廣的行業,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的方方面面。未來,一站式旅游服務平臺,一定是綜合性旅游平臺,不僅僅支持旅游產品的在線預訂與交易支付,還有包括攻略的查詢、、微博等借助新媒體的多渠道信息發布,于用戶而言,具有極高的實用性。
淡定是一種人生涵養,純真是一種性格使然。
十一黃金周出境游人均消費首次突破4000元
今年的國慶長假是國務院促進旅游消費和投資持續增長總體部署發布后的首個黃金周,在各方共同推動下,旅游市場亮點頻現,除了出游人數再創新高之外,“互聯網+”大大提升了游客們的用戶體驗。
在支出方面,在不含購物的情況下,國內長線游人均支出為2300元,同比增長了11.2%;國內短線游人均支出340元,同比增長了9.1%;出境游的人均支出首次突破4000元,同比增長了8.9%。
國家旅游局再亮劍 明確5種不合理低價游
《意見》明確,有以下行為之一,可被認定為“不合理低價”:一是旅行社的旅游產品價格低于當地旅游部門或旅游行業協會公布的誠信旅游指導價30%以上的;二是組團社將業務委托給地接社履行,不向地接社支付費用或者支付的費用低于接待和服務成本的;三是地接社接待不支付接待和服務費用或者支付的費用低于接待和服務成本的旅游團隊的;四是旅行社安排導游領隊為團隊旅游提供服務,要求導游領隊墊付或者向導游領隊收取費用的;五是法律、法規規定的旅行社損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其他“不合理低價”行為。
美團、大眾點評結合或使在線旅游危機重重
當大家都將目光放在美團和大眾點評對于其他團購網站的業務沖擊時,似乎忽略了這兩家頗具群眾基礎的在線巨頭對于在線旅游業的影響。
有市場不完全數據顯示,美團的用戶量高達2億多,而日活躍量可達2000多萬,大眾點評網的日活躍量可達400多萬。這些數字可以抵得上好幾家OTA(在線旅游代理商)同類數字的總和。
攜程每年耗費在價格戰上的營銷費用超過10億元,而驢媽媽、同程、途牛等也動輒耗資數億元進行促銷,價格戰給這些在線旅游業者帶來了巨大的“后遺癥”——利潤損失,除了“家底深厚”的攜程還保持盈利,途牛、去哪兒等都在虧損。
“旅游+互聯網”契合時代背景 將帶來哪些改變?
近期,國家層面為發展“旅游+互聯網”創造了各種條件。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發展“互聯網+旅游”,實施旅游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國家旅游局對外發布《實施“旅游+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通知》,強調旅游業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前不久,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又指出,未來5年中國“旅游+互聯網”將有望在需求、市場和增值方面創造出“3個1萬億紅利”,成為新常態下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不少粉絲看到這一消息,紛紛留言詢問,“互聯網+旅游”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手機移動互聯會不會發展更迅速?智慧旅游會不會提速發展?以后從篩選旅游產品、策劃個性化產品、預定旅游產品,到出游,會不會一部手機在網絡化的當下全部能搞定?帶著粉絲們的疑問,記者走訪了多家旅游機構,對于 “旅游+互聯網”各家企業都在加速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當然最終受益的還是消費者。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