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西北接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區,南接黃山風景區,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也是上古學仙修道圣地之一。黃金旅游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現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
穿衣指南1、山不要穿硬底皮鞋,較輕便的運動鞋、旅游鞋和膠底布鞋才是正選,最好再穿一雙厚襪子,防止磨出水泡來。2、盡管山下烈日炎炎,也一定要帶風衣或毛衣;山區陰晴不定,因此雨具也不可少。天氣貼士1、九華山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
登天臺,俯群山九華勝景在天臺。天臺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臺,等于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臺,約15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臺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位于安徽省青陽縣境內,西北接天柱山風景區,南接黃山風景區,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李白曾在此留下“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千古絕唱。亦是上
隋煬帝陵位于揚州北郊,由后人建造,仿隋代的建筑風格,雖然也有些許氣派,但面積不大,沒有達到帝王墓制的規格,加上位置偏遠,游客稀少,一代帝王的墓園冷冷清清,也許更讓人對他功過難論的一生唏噓感嘆。隋朝末年,宇文化及在揚州發動
普哈丁園位于揚州古運河的東岸,在南宋時,相傳是穆罕默德16世孫的普哈丁來揚州傳教,主持修建了仙鶴寺,死后安葬于普哈丁園。墓園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揚州過去的繁華,其中式與伊斯蘭式建筑合璧的風格很有特色。普哈丁園俗稱巴巴窯(巴
東圈門是一條形成于明代的古街,位于揚州市中心,西到國慶路,東到觀巷,長約700米。古街由石板鋪就,街兩側保存有不少青磚黛瓦的鹽商老宅,并且店鋪林立,游客可以來此逛街、吃美食。東圈門的古建筑由西向東依次有東圈門門樓(靠近國
中國揚州佛教文化博物館包括天寧寺和重寧寺,位于揚州護城河北岸的天寧寺曾是乾隆皇帝的行宮,紅色的圍墻頗為氣派,在里面能看到和佛教相關的展覽;重寧寺在天寧寺的北邊,青磚黛瓦,模樣要質樸許多。相傳天寧寺為東晉名相謝安舍宅改建,
四望亭是揚州市中心的地標之一,位于馬路中央,文昌閣以北350米處,周邊吃喝玩樂俱全。四望亭八面三層,與文昌閣用白粉刷墻不同,它的墻用裸露的青磚砌成。該建筑在大多數夜晚都不會亮燈。四望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
高旻寺位于揚州南郊的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合稱為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康熙、乾隆來揚州時都曾把這里當作行宮。高旻寺的建筑高敞氣派,但位置偏遠,游客不多,顯得很清靜。高旻寺的山門嵌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