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園是一處始建于清代的漢族古代園林建筑。位于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公園內,“園中有園”是瘦西湖的特色。徐園構筑于“桃花塢”舊址,位于瘦西湖長堤春柳北端,原清初韓園桃花塢故址。 園中有黃石迭砌的荷池,外有曲水,內有池塘,池水與
鳧莊是揚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瘦西湖公園內白塔腳下的一個小小的島嶼,位于五亭橋東側,建于民國9年(1921年),原是鄉紳陳臣朔的別墅。因在汀嶼之上,似野鴨浮水,故名。鳧莊構景最大特色是盡量取小,細巧玲瓏。東為水榭,西設水
二十四橋景區包括熙春臺、玲瓏界、小李將軍畫本、望春樓和二十四橋。熙春臺是二十四橋景區的主體建筑。它與小金山遙遙相對,都處在湖面的轉折處。這里也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臺明月”。 “熙春”一詞出自老子的“眾人熙熙,如登
在瘦西湖,有這么一個釣魚臺,相傳曾經是演奏絲竹樂器的地方,但是因為乾隆曾在這兒一時興起,休憩釣魚,而變成了漁樂之所。然而,釣魚臺的魅力可不僅僅如此。瘦西湖的釣魚臺堪稱中國亭臺建筑的典范,把框景藝術完美展現。釣魚臺三面臨水
相傳在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覽揚州瘦西湖。從水上看到五亭橋一帶的景色,不由遺憾的說:“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這而看起來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就像極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當即花了十萬兩銀子跟太監買
東關古渡為揚州古運河的一個景點。在古代,該處為京杭大運河的一個渡口。現如今該處已開發為揚州古運河的一個著名的景點,是人們旅游休憩的一個好去處。現如今揚州的古運河已經過全面的修正,并形成了一個水上旅游線,而東關古渡也是該游
中國古代的驛站,其功能概括起來大約有四個:第一個是郵傳的功能,這也是驛站首要的功能,郵傳相當于現在郵電局的職能。第二個是接待的功能,相當于現代的政 府招待所,接待過往官員、各國使節等等。第三是漕運的功能,驛站瀕臨京杭大運
盂城驛歷史極為悠久,早在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就在此筑高臺,設郵亭,將此地命名為高郵,全國兩千多個縣市中把自己的名字與郵傳聯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郵。現存的盂城驛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
"觀音山在瘦西湖的北邊,比起其西邊不遠處的大明寺,游人要少很多。觀音山起初立有隋煬帝的迷樓,宋代以后才建有寺廟。通往寺廟的上山路曲折,兩側有黃色矮墻,寺廟內的建筑縱橫交錯,不按中軸線排列,仿佛迷宮一般。觀音山的佛像很有特
九華山作為佛教名山,千百年來無論僧侶、山民或游客都戒葷吃齋,千百年來形成了美味而獨特的“素食”。九華山各大賓館和街頭路旁的素餐館都有各種素菜供應,游客如果到九華山不嘗風味素菜,實在是憾事。九華山素菜原料取于本山出產的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