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夜探嘉峪關
藍精靈的主駕帥哥楊揚因工作需要從敦煌直接飛首都了,我由副駕順理成章變為主駕,車上只有三位乘客載重變輕,一路狂奔,漫漫黃沙,夕陽從遼闊無邊的風力發電場落下,天完全黑下來后終于到達了入住的酒鋼賓館。
對于西部邊關我原先有自己的想象:大漠中孤零零的城樓,一輪清冷的玄月倒掛城樓角邊……在沙洲夜市吃過飯,我們決定去夜探嘉峪關古城樓。明代征虜大將軍馮勝西征歸來于明洪武五年(1372 年)開始建設,經過 168 年時間的修建,于 1540 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 初有水而后置關,有關而后建樓,有樓而后筑長城,長城筑而后可守也 "。這個季節九眼泉已經結上了冰,荻花瑟瑟,襯著遠處的城墻更給人蒼茫的歷史感。其實我只是想看一眼這個玄奘曾經想方設法逃離的關口,高昂的門票和門口修建十分不和諧的驗票柵欄和藍頂的大棚已經讓我失去了大半的興趣。真臨近了,觸摸到 600 多年前的黃土城墻,我開始變得肅穆,耳邊似乎隱隱傳來胡笳伴奏的《敕勒歌》聲。
嘉峪關是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現存的關城總面積 33.500 萬余平方米。城門口深深的車轍印,訴說著歷史的輝煌。陽光將對面的城樓倒影在城墻上,似乎在為雄渾二字做注腳。城樓門額上刻有 "嘉峪關" 三個大字,門樓上建三層三檐五間式關樓尤顯巍峨。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甕城回護,面積各有 500 余平方米。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攻防兼備。建筑細節也是值得玩味的。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 640 米,面積 2.5 萬平方米。從城墻上俯視,游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關帝廟、牌樓、戲樓等,建筑布局合理精巧。1837 年清朝左宗棠駐肅州時曾修整關墻和關樓,并親筆寫下 " 天下第一雄關 " 的匾額。嘉峪關游擊將軍府也稱游擊衙門,初建于明隆慶年間,是明清兩代鎮守嘉峪關的游擊處理軍機政務的場所。站在關樓上極目四周,東西一片空闊無際的戈壁灘,遙想當年何等凄涼。有諺語云:一出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前面戈壁灘,后面鬼門關。遠眺南邊,祁連山頂有終年不化的白雪,北靠黑山,東連酒泉,西接玉門,嘉峪關加上綿延的長城牢牢的扼守住了河西走廊,深刻體會到 " 邊陲鎖鑰 " 之意。西邊的 " 柔遠門 ",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城外放置著兩門仿制的大炮,提醒著我們關內關外曾經的爭戰,感悟和平的可貴
這一路,我們經過了平直的高速,彎多的山道,坑洼不平的簡易路,甚至結冰的國道 ..... 我們經歷過艷陽也遇到過大雪。西行漫記讓我深刻感受到絲綢之路的荒涼與雄渾,感受到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的壯美。不到西域,不知道大地的遼闊,不到西域,不知道這片土地的歷史有多厚重,才知道人是何等的渺小……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