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今日的喀什地區古代稱疏勒。秦末漢初,這些地方屬于匈奴的僮仆都尉管轄。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博望候張騫奉旨通西域時進駐疏勒,這里始為漢朝所控制。公元前60年,漢朝在新疆設置西域都護府,喀什作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國版圖。唐安西四鎮之一即為喀什噶爾。光緒十年(1884年),置喀什噶爾道,共轄有疏勒、莎車兩個府和英吉沙爾直隸廳、蒲犁分防廳、和闐直隸州。民國年間改為喀什行政區,設行政長公署于疏附。解放后建立了喀什專區和莎車專區。1971年1月,喀什專區改為喀什地區。
文化藝術
【古城文化】
絲綢之路在兩千余年的歷史中,中國段的“南、北、中”路都是以喀什作為西出的匯合之處,是各方商品的集散地與中轉站。因此,其在絲綢之路的發展歷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及地位。如今,喀什地區所遺存的歷史文化遺產仍為世人所矚目,“博望鑿空”和“班、甘之跡”仍在喀什歷史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喀什獨特的大漠綠洲地域環境以及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淀,形成了這里特有的古城風貌與傳統的街區形態。這種風貌在古時的中亞、西亞以及中國古西域廣泛存在,但自近代以來便已經極為少見。喀什歷史街區作為中國現存唯一一處遺留下來的有著典型古西域特色的街區,是研究古代西域文化發展史、古代西域城市變遷史以及新疆發展史極為珍貴的資料。
【傳統藝術】
維吾爾十二木卡姆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維吾爾族人民采用音樂、文學、舞蹈以及戲劇等多種語言和藝術形式表現出他們美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出他們的追求和理想,以及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喜怒哀樂。“木卡姆”又被稱為“馬卡姆”或是“瑪卡瑪”,屬于阿拉伯文的不同音譯,在音樂術語中是成套的民間古典音樂的意思。木卡姆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與維吾爾族人民的歷史而同步發展的。關于十二木卡姆的起源,在時代與地域因素上分析,主要包括兩點,一個是源自于古代所流傳下來的傳統音樂,并在其基礎之上而發展形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起源于本土的傳統民間音樂,包括喀什等多個地區的傳統民間音樂,是世界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環境
喀什地區處在中亞腹部,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帶。境內四季分明、光照長、氣溫年和日變化大,降水很少,蒸發旺盛。夏季炎熱,但酷暑期短;冬無嚴寒,但低溫期長;春夏多大風、沙暴、浮塵天氣。因地形復雜,氣候差異較大。
媲美馬爾代夫,叫板巴厘島,國內居然還有個這么美私密島嶼(2021-03-12)
武威涼州:打造全域文化和旅游集結地(2021-03-03)
蘭州樹屏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2020-04-03)
蘭州天斧沙宮(2020-04-03)
蘭州青城古鎮(2020-04-03)
蘭州榆中浪街(2020-04-03)
蘭州河口古鎮(2020-04-03)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