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云燎繞的火焰山下,郁郁蔥蔥的木頭溝畔,一座規模宏大的人文 景觀,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屹立在312國道西側,它就是1991年5月對 外開放接待游人的新疆大漠土藝館,地理坐標89°32′7″E,42°56′ 8″N,海拔1
該禮拜寺是維吾爾族寺,為新疆第二大寺,它的設計和建筑格局,是新疆其他維吾爾族禮拜寺所少見的。主要表現在:1、大殿略成方形。即將大殿及進廳周圍休息室建在一座大殿的內部,此外再沒有別的院房等空間。2、大殿之內,只有中央部位用
沙漠植物園位于吐魯番市以南11公里處,在恰特喀勒鄉治沙站轄區內,面積約300畝。該園近年來已在風蝕土地和荒漠沙丘上定植成功旱生、沙生、鹽生和少數濕生各類植物103種,加上引種而未定植的鄉土樹種和野生雜草共128種,共屬2
大漠土藝館文位于新疆吐魯番火焰山下,土藝館把建筑、壁畫和雕塑融為一體,歷史文化勝跡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把地面景觀和地下洞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雄渾粗獷、大氣磅礴,把奇特雄偉的大漠風采表現得淋漓盡致,使蜚聲海內外的大漠生土藝
艾丁湖,位于中國新疆吐魯番盆地南部的恰特卡勒鄉和艾丁湖鄉境內,覺洛塔格山北麓,是中國陸地最低點,也是僅次于死海、阿薩勒湖的世界第三低洼地,湖底海拔-154.31米。艾丁湖古代被稱為“覺洛浣”,維吾爾語叫它艾丁庫勒,意思為
維吾爾古村景區是由吐魯番地區旅游投資公司投資興建的以吐魯番深厚的維吾爾歷史文化底蘊背景,展示了濃郁民俗風情和交河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院群。景區位于交河故城腳下現有古老維吾爾自然村落之一的亞爾果勒村。維吾爾古村景區是由
特別說明:中國西部有兩個同名同姓的“庫姆塔格沙漠”:一個位于新疆鄯善老城南端,與老城東環路南段相連,全稱為“鄯善縣庫姆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簡稱鄯善庫姆塔格沙漠),面積1880平方公里。另一個在甘肅西部和新疆東南部交界處
吐魯番博物館的館藏非常豐富,規模僅次于自治區博物館,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館。館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一級文物近百件。在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西漢到唐代,也就是絲綢之路昌盛1000多年之間的文物,80%以上都來自吐魯番,F有藏品
蘇公塔是額敏塔的俗稱,位于新疆吐魯番市葡萄鄉木納爾村,距市區兩公里。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為“報答天恩”而建。是一座造型新穎別致的塔形伊斯蘭教建筑。迄今已有230多年的歷史,它是清朝時期維吾爾族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而新疆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矁壕腔哪貐^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于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