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6日,小沽河沿岸花園頭村等10余村的中華民族抗日先鋒隊員和民眾,在中共萊陽縣委和第九區委的組織領導下,在小沽河東岸阻擊由平度進犯萊陽的300余名日軍,打死75名,粉碎了日軍不戰而奪取萊陽,進而侵占整個膠東
古靖林寺位于境內院上村,始建于北齊(550~577年),距今1400多年。院上村建在靖林寺上首,故名院上。歷史上,靖林寺幾經修繕,于清朝廢圯。現僅存石雕大一只赑屃,長3米,高2米,重約3噸,雕刻于北齊年間,形象逼真,距今
葛家埠遺址位于萊西市院上鎮葛家埠村北20米處,1989年12月公布為青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地表采集和斷層采集標本說明,遺址含龍山文化和商文化遺物,地表散布有陶片、獸骨等,采集的遺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因主要文化內涵為龍
古城頂遺址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十梅庵村東北側,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一處商周時代的古城堡遺存,占地約一公頃。1948年,國民黨軍隊在此挖壕溝,曾挖出過銅鏃、陶器、骨器、青銅器等。1955年冬和1956年春,當地農民修建水庫
泥灣頭古文化遺址 位于河頭店鎮泥灣頭村西北高埠上,西臨潴河,1983年發現。出土文物有罐、盆、石斧等。據炭14測定,距今約5500年,屬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之一。
西朱毛遺址位于日莊鎮西朱毛村,這里屬河岸沖積平原地帶,遺址位于河流拐彎處,土質肥沃、物產富饒,適宜人類發展。據文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西朱毛一帶自古就是小沽河流域的繁華地帶,往北還有唐代的“報國寺”遺址,西南又有店上、
雄崖所故城遺址 位于即墨縣豐城鄉南、北雄崖所, 筑于明代。故城長寬各0.5公里,占地370畝。城墻夯土筑成,外包以青磚、石塊,墻高1丈左右,底寬1.5丈,頂寬9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為防倭而建,城南有營子和教坊
膠州城隍廟位于山東膠州市。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膠州城隍廟有兩座,一座位于城隍廟街中部,座北向南,另一座在城隍廟后街中部,大門向
膠州有座清代磚塔,位于膠萊鎮西王益村,由于該村位于原馬店鎮,故該塔稱為“馬店磚塔”。磚塔座落于村西偏南一百五十余米處的水溝邊。據該塔之碑文記載:“今龜卜于故里西偏遂。”(西偏:西偏南,遂:田間水溝)占地不足半畝,始建于清
白石村遺址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新白石路西段北側,專業上稱為海岸貝丘遺址。白石村遺址是膠東史前文化序列中最早的一種文化。根據發掘情況看,白石村遺址所處時代的人們,其居室屬于半地穴式的海草房,他們能夠制作各種石器,如有石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