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廟位于濟南老城芙蓉街,坐東朝西,始建于清代中期。廟宇分南北兩進院子,北院是關帝廟的正院。廟內建有碑廊、放生池,飛霜泉、大殿等古建筑。關帝廟除古建筑外,還有琉璃影壁、石頭牌坊、萬斤銅鐘、鐵鑄香爐、石雕飾品、木刻器具以及
琵琶橋在黑虎泉側,因為琵琶泉而得名。橋體橫跨兩岸,站在橋上看風景很不錯。琵琶橋位于濟南環城公園,是一座石拱橋,因橋頭的琵琶泉而得名,橋本身也修建的十分飄逸。橋旁還有琵琶橋船站,可以乘船飽攬護城河兩岸風光。四面荷花三面柳,
泉城路位于繁華的中心商業區,歷史悠久,商業發達,是泉城東西向發展的主軸,南北自然山水風貌的交匯點圍合于濟南四大泉群之中,有“十字金街”’之地位。是山東省城濟南的標志特色路。 用時參考半天交通 乘151、31、3、5、83
北極閣亦稱北極廟,是大明湖重要古跡之一,坐落于大明湖北岸,始建于元初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是濟南市現存最大的道教廟宇。北極閣建于三十六級臺階之上,高聳巍峨。左右為鐘鼓二樓,大殿內供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塑像,壁畫繪有
涌泉是濟南72名泉之一。涌泉位于濟南南部山區柳埠鎮蘇家莊,四門塔西側。《歷城縣志》載:“在神通寺西”,稱涌騰泉。泉水自白虎山山腰巖隙涌出,由石雕龍頭口中噴入長5米,寬4.5米的石砌方池,再從南岸溢出,依山勢三迭而下,形成
九女泉位于解放閣南側護城河北岸邊,與瑪瑙泉隔河相對,因臨九女樓而得名。泉池呈不規則橢圓形,假山石砌,池長8米,寬5米,深2米,自然石駁岸,半伸河中,水自巖孔涌出,形成漣漪蕩漾的水灣,穿過池岸流入護城河內。九女泉在黑虎泉群
濟南開元寺,位于千佛山東南佛慧山峰下深澗內。山上還有大佛頭,免費的景區,鍛煉身體可以常來,在山上抬頭看看純凈的天空,低頭看看灰蒙蒙的濟南市區。是一次去燕子山爬山,繼續往山里走,往山里走,突然間發現大佛頭的所在地。然后又繼
憂泉位于趵突泉以南,北連趵突泉,名列金《名泉碑》等志書。明晏壁《七十二泉詩》詠道:“檻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萬斛愁。白叟黃童爭擊壤,春來有事向東疇。”此泉被填埋已久,1989年修復,池呈不規則形,面積672平方米,以自然
瑪瑙泉位于黑虎泉東側河邊,護城河南岸。因水自池底涌起串串水泡,經陽光照射,五彩繽紛,猶如瑪瑙而得名。池呈方形,長3.7米,寬3.2米,深2.7米,以塊石砌岸。池水從池上部7個分孔流出,漂落護城河,狀如垂簾。地址:山東省濟
李氏宗祠位于山東省章丘市繡惠鎮茂李村村南,于清咸豐初年(1855年)創建,距今已有140余年歷史。根據建筑柱礎看,現存的建筑體應為清代。據民國十二年(1923年)修《李氏族譜》記載:李氏元代由河北棗強遷至章丘茂李村。 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