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石器時代位于山東省臨朐縣,1987年發現,遺址高出彌河河床8米,高出周圍地面約2-3米,東,南,西三面有不同程度的破壞,現存面積約3萬平方米.遺跡包括有大汶口,龍山,岳石,商周幾個時期的遺物,是一個有大汶口文化遺
青州古城旅游區位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省青州市境內,總攬青州古城、云門山、博物館三大板塊,是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城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區。青州古城是國內外罕見,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體的明清古城
城隍廟位于濰城區城關街道城隍廟街北側。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祝茂、縣丞張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縣鄭板橋又倡捐大修,并于廟前添建戲樓一座。廟設正殿、寢宮、兩穿
禹王濕地景區位于濰坊市寒亭區高里街道北部,現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濕地內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夏代禹王臺,相傳系大禹治水時期夯土修筑,濕地景區由此得名。景區面積20平方公里,是濰坊市唯一的一塊面積較大的內陸河流型濕地。白浪
彌河水利風景區位于濰坊市青州市境內,依托彌河水利工程而建,屬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風景區。景區河道長18km,總面積15.03km2,其中水域面積9.8km2。景區建設以彌河原生態為基底,做足做活“水”的文章,融合了水文化、佛
景區位于山東市臨朐縣,依托彌河水利工程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景區面積7.22km2,其中水域面積4.12 km2。彌河在臨朐境內蜿蜒盤繞82km,主河道寬120-260m。1995年以來,先后建起了五座攔河閘壩
懸泉寺位于石家河鄉崮山村南1華里許。寺廟全無,僅存無碑一,清碑二,所在文載,元朝以前建寺,后坍塌,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后修復。清乾隆二年(1737)有佛殿、寶閣、韋陀室、僧房等建筑。乾隆四十四年(1779)、同治八
臨朐沂山歪頭崮石刻位于沂山風景區西北部,海拔971米,是沂山第四高峰。據史料記載,沂山石刻,主要是摩崖造像與題刻。由于歷代戰亂,多已被毀,現僅存歪頭崮救苦觀音像和人世蓬萊題刻等為數不多的石刻。造像為倚坐式,頭戴花冠,頭后
臨朐興教寺俗話說“深山藏古寺”,日前,有讀者向記者報料說,在臨朐沂山深處的一道深溝內見到一座古代佛寺,保存尚為完整。經中國文物學會會員、臨朐縣政協文史委員王新生先生等專家前往考證,這座當地村民稱之為“西寺”的佛寺其名應為
王高村曾因村東建有王高古塔和慈化寺而遠近聞名。王高塔在慈化寺內,先建的慈化寺后建的王高塔。塔是慈化寺中的佛塔,因坐落在王高村東側而得名。寺早已蕩然無跡,建于何時傳說紛紜。據民國縣志載,塔前有兩塊古碑,一碑額書有“大魏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