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明泉公園位于西環路以東,膠濟鐵路以北,明塘街以西,濟青路以南,是章丘市百脈泉公園之后,建設的又一處以泉水景觀為特點的園林風景區。2004年4月23日,眼明泉公園建設工程全面開工。9月21日,建設工程順利竣工,10月1日
趙八洞又名龍藏洞,為濟南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東省章丘市官莊鄉趙八洞村,距章丘市區明水二十公里。普雪公路可直達景區。是濟南市區著名的文物旅游景點和游覽勝地。此洞歷史悠遠,始建于隋唐年間。整個景區面積為2000平方米
寶珠山景區位于章丘市官莊鄉東南部,距明水城區20公里,普雪路、三趙路均可直達景區。景區有十二景點,組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最著名的有:寶珠山、青龍寺、馬棚崖、雙井泉,還有瀑布奇觀、灣清魚肥、太子遺風、猛虎下山。寶珠山坐落在
興隆寺位于章丘市官莊鎮石匣村轎頂山南麓,距明水城區26公里。俗稱“東寺”。三趙路途經景區。是章丘市及萊蕪周邊地區的佛教活動場所,有著悠久佛教歷史淵源。據考證,該寺始建于唐朝開元年間,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復修。自
位于山東省章丘市官莊鄉東八井村,距濟南國際機場40公里,東石路直達景區,濟王公路從其南側穿過。該景區為山丘型自然風景區,類似萊蕪的九龍大峽谷。谷中古樹參天,兩邊奇峰突兀,山、泉、瀑、洞分布于其中,至今保持原始風貌。區內峽
西河遺址位于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龍山三村西北500米處,是山東省境內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中,保存較好、面積較大、內涵豐富的一處典型聚落遺址,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西河遺址面積10多萬平方米。已發現30余座房址,少量灰坑
東平陵故城位于濟南城東章丘市龍山鎮東北,西南與城子崖遺址相距近2公里。東平陵城,春秋時期歸屬齊國,稱平陵邑,由姜姓諸侯統轄。公元前680年前后,齊桓公曾到此。戰國時齊被田氏貴族取代,后改平陵縣。漢建國后,濟南郡治設于此,
時代:商位于濟南市郊區王舍人鎮大辛莊東南。地勢由西南向北逐漸下傾,中間有一條東南斜向西北的自然溝壑,俗稱蝎子溝,將遺址分作兩部分,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探得文化層厚約2米,最深處4米。自1935年遺址發現至本世紀80年代
時代:周至漢位于萊蕪市辛莊鎮趙泉村,俗稱“圍子”。北臨汶河,地勢平坦。牟,周代小國。《春秋》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路史·國名紀》:“牟,子國,楚滅之,為附庸。”漢置牟縣,《漢書·地理志
時代:新石器時代、商、漢嬴城遺址位于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城子縣村,年代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漢代。該遺址史前及商周時期文化層主要分布在遺址北半部,漢代最盛時期遺址范圍東、北兩面到嬴汶河岸,南至大增村西,西接達燒渣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