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津風雨橋位于懷化芷江縣,始建于明萬歷十九年(公元1591年),歷經滄桑400余年。歷史上幾毀幾修,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賈游客往來云集最繁華的地方,史稱“三楚西南第一橋”。龍津風雨橋全長146.7米,寬12.2
懷化少數民族眾多,主要有侗、苗、土家、瑤、白族等,以侗族為主。在漫長的歲月里,侗族人民在衣、食、住、行、家庭、婚姻、喪葬、節日、生產等方面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風俗習慣。懷化的侗族風情保存完整,獨特濃郁。比如侗族青年男女的擇
懷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邊區,沅水中上游,南連廣西桂林,北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張家界,是湘西南門戶和交通樞紐,湘黔、焦柳鐵路和209、320國道在此交會,溝通了懷化地區與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的聯系。 懷化旅游區以懷化市
芙蓉樓座落在沅、舞水匯流之處的黔城鎮,為古典園林建筑,筑疊巧思、錯落有致,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據傳,唐天寶七年(748年),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即今黔陽縣)尉后,曾建芙蓉樓,為飲酒賦詩、宴賓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舊
黔陽古城位于沅水上游,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千古名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誕生于此,詩人王昌齡身后留下一座“芙蓉樓”屹立于
洪江古商城依沅、巫兩水而建,成形于元末明初,至今仍遺存2000余處古建筑,面積達10萬余平方米,依稀可見其古代商貿重鎮的大氣。洪江古商城的建筑風格是典型的明清江南營造法式,又兼具顯著的沅湘特色。每一處宅第都令人感受著天人
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位于懷化芷江縣,是中國人民接受侵華日軍投降舊址,也是全國唯一一家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專題性紀念館。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23日期間,國民政 府在此舉行受降儀
懷化的萬佛山,位于通道縣林口鎮的太平巖村,距離縣城雙江鎮約20公里,山中有綿延一百多公里的丹霞峰林地貌。此外,這里自然植被茂盛,空氣非常的清新,山路不是很陡,也不險峻,對于城市中缺少日常運動的游客來說,爬起來是比較輕松的
靖州縣三鍬鄉境內的地筍苗寨,距離縣城約40公里,這里是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拍攝地之一。每一個來這里的游客,都會被苗寨內的極具民族風情的民居建筑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所吸引。地筍苗寨不大,道路也不復雜,你可以用步行的方式
空靈岸位于株洲縣城淥口南5公里的湘江西岸霞石埠。唐代詩圣杜甫在此曾寫下《次空靈岸》詩,北宋大書法家米芾題寫“懷杜崖”匾額,清代修杜甫草堂、杜公亭于岸左。 南北朝梁武天監七年(508)建空靈寺,中奉觀音大士像,故又名觀音巖